6月16日下午,阳光高照,火红辣人,阜宁县文化馆、县非遗保护中心组织县内文艺团队、牛歌传承人、摄影家、新闻工作者、群文工作者、农耕文化爱好者、老人、小朋友来到三灶镇七灶村,与村里干群一同体验水中耙田、牛歌号子、亲近水牛的农耕文化,并与当地多名牛歌耕田人进行了现场演示交流,让前来采风人员在倾听、观赏水牛耙田和悠悠牛歌声中,体味到浓浓乡愁情。
牛歌记载古老的岁月,传承勤劳奉献的精神,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,牛作为农业耕作的重要工具,与生产密切相依的牛歌伴随劳动人民走过一个又一个春秋,随着社会的进步,虽然用牛耕作正逐步淡出生产行列,但我县是“牛歌之乡”,现仍有饲养牛、使用牛的传统习惯,在劳动生产中所形成的牛歌已成为阜宁独特的文化现象。
阜宁牛歌有耕地牛歌、打场牛歌、耙地牛歌、上坡牛歌、下坡牛歌、饮水牛歌等不同形态的牛歌。现正值水稻栽植季节,图为水牛耙地,用牛者所唱的牛歌 是耙地牛歌。
近年来,我县十分重视传统非遗文化的挖掘、保护和传承,我们将更大力度的走进农田挖掘牛歌,更大范围地面向年轻人和小朋友们宣传、展示和传承我县省级非遗项目——牛歌。
摄影:丁亚平、顾建
编辑:知闲主笔 、沈驰山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