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:张文华
衣钵传人
二外公老了,我的二舅舅传承起二外公的衣钵,也成了养牛的,养了好几头牛。舅舅的牛号子比二外公的绵柔,像极了他的性格,内敛而温润。
舅舅养牛的时候,我早已经工作很多年,也鲜有机会听到舅舅的赶牛号子,送走外公后的那年栽秧季,我又一次听到了舅舅的牛歌号子。
那是离外公家很远的一块坡地下,绿油油的秧苗路路成行, 像是大地写 的诗行。二舅舅家 是在秧田的东南方向,一条笔直的小路直通向三间红瓦青砖砌 的农舍,袅袅的炊烟正徐徐升起,随风飘荡。夕阳的余晖下,烟雾迷蒙缥缈,似一幅淡浓相宜的水墨画。
一阵悠扬绵柔的牛歌号子,从坡下传来。
“哎,哎“吆嗬”“嗬唻。。。。嗬唻”
这声音既熟悉又陌生,跟二外公的号子不甚相同。只听那声音绵柔婉转,又不乏自由、流畅。像极了某个知名歌手口中的民歌,只是听不明白词句。依然只是 .吆嗬.嗬唻。。。这声音。完全不同于二外公的粗犷、嘹亮、豪放、高亢!那牛在舅舅的歌声里显得特别温顺。
这 是舅舅的声音,那也是我成人后末尾一次听到的来自田间地头的牛歌。
这乡野中的牛歌,这天籁之音般的歌声!
曾听二外公说过:在单调、枯燥.重复的劳作中,感到劳累或寂寞时,唱一唱牛歌,便能激发和增强人和牛的活力,好比工匠闲暇抽了一支烟,提了精气神。使人和牛在轻松、愉快的气氛中,完成繁重的劳动。
“不唱牛歌不犁地,不会听歌的牛不是好....”不知为啥,此时,我又想起二外公的说过的话。
|